郭台铭

郭台铭


郭台铭(1950年10月8日-),台湾著名企业家,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现属晋城市)南岭乡葛万村人,出生于台北县板桥市,毕业于台北市的中国海专,台湾第一大企业鸿海精密、华人第一大民营科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以及永龄文教慈善基金会创办人。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 (富士康)自有品牌。2001美国《福布斯》 (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GG 13

郭台铭 – 个人信息

郭台铭郭台铭

郭台铭是台湾首富,郭台铭把鸿海集团(Hon Hai group)从一个在仓库里生产电视机部件的制造商,发展成为全球电子产品“代工大王”,1971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2010年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台湾科技界都称郭台铭为“枭雄”,并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来形容郭台铭。

2011年5月26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世界亿万富豪排行榜,2010年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台湾40富豪榜以56亿美元(约1617亿元台币)排行第5。

郭台铭 – 成长经历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长子。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郭台铭求学时曾在橡胶厂、砂轮厂和制药厂打工,退伍后在航运公司上过班。

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遇到了一个创业机会:朋友告诉他,自己认识的外商有一批塑料零件的订单,想找公司承接生产。郭台铭想,有现成的订单,顺势办一个这样的厂,肯定赚钱。

创业阶段

郭台铭手里有母亲给他结婚用的20万元(台币,下同),他和几个朋友又凑了10万元,在台北县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招聘了15名员工,在租来的70平方米的厂房里开了张。公司刚刚成立,就遭遇了全球石油危机,原料价格大幅上扬,30万元资金很快亏得精光。

1975年,合伙的朋友们决定“撤退”,郭台铭向岳父借了钱,独自支撑着。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选台旋钮做起。鸿海承接了制造电视机选台旋钮的一单生意。时间紧,任务重,鸿海却无法生产模具。为了保证准时交货,郭台铭不得不跑进大大小小的模具工厂,赔笑脸,说好话,拜托工人们帮忙赶工。

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

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

事业发展

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放弃了两个“更大的赚钱机会”——炒地皮和买原材料囤积,买来先进的日本模具机器,发展技术实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又过了4年,鸿海这个原本只能生产电视机旋钮的小企业,接到了第一批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电子零件的订单。

郭台铭郭台铭

1980年,郭台铭决定把所得的每一分钱都用来扩张产能。这一步相当大胆,扩大产能最大的隐忧在于,订单也要随着产能增加才行。

 
1982年,郭台铭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厂房。20世纪80年代末,郭台铭决定在深圳成立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

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

1985年,郭台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打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上世纪90年代,郭台铭率领鸿海和富士康进军全球市场。

郭台铭(左)郭台铭(左)

2000年鸿海市值突破新台币一千亿元,之后郭台铭积极购并扩张版图,不断以每年突破千亿的速度成长,2005年鸿海集团总市值已突破一兆,郭台铭被喻为台湾业界的“成吉思汗”。

郭台铭持有鸿海集团百分之三十股权,鸿海的全球品牌为“Foxconn”,是一家电子制造商公司,专门代工各项产品,郭台铭独创的CMM(Component Module Move)代工模式,以“零组件和模组”设计为核心优势,产品走上下游高度垂直整合。展现所谓“一地设计,两地制造,三区交货”的企图心,公司遍及海内外,横跨亚、欧、美三洲。2005年超越新加坡伟创力(Flextronic)成为世界上最大电子制造服务(Electronic Manufacture Service, EMS)厂商。

在2002年的年终庆祝会上,他拿出2.3亿元新台币犒赏先进,最高奖是价值2800万元的鸿海股票。

2005年2月3日,郭台铭借著旗下富士康(FIH,股票代号2038)在香港股市挂牌成功,并购整合多家手机工厂,为诺基亚(Nokia)、摩托罗拉(Motorola)、Sony Ericsson等厂商代工,其后股价飙涨三倍,富士康的市值达六七八亿港元,营业额为二千亿台币,更以“赚高毛利的零组件为主,设计、制造可以奉送”的独特模式,成为未来挤压电子五哥(仁宝、华硕、广达、明棋)的攻坚利器。目前鸿海公司的总市值接近新台币9000亿元;再加上香港上市的富士康,以及台湾的转投资鸿准、广宇、首利、群创、沛鑫等子公司,粗估鸿海集团总市值已超过1.5兆元。

根据《福布斯》(Forbes,台译《富比士》)杂志资料,全球富豪人物截止2005年底,郭台铭已晋身为台湾首富,身价32亿美元(约合台币980多亿元),排名为第170位,其次是王永庆以951亿排名台湾第二,第三名是富邦集团的蔡万才,坐拥889亿台币。

2006年台股大涨,截止2007年1月3日,郭台铭资产暴增700余亿台币,总资产约1,647亿元,比第二名的林百里高出1,300亿元,稳坐首富地位。

郭台铭 – 领导风格

郭台铭郭台铭

郭台铭治军严整,独裁为公。他一天工作十五个小时。他的名言是:“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郭台铭原本预计2008年退休前,鸿海营收应可以突破“一兆”台币(近三百亿美元),他说“只要作到一兆,我就来走(台语押韵)”,这个目标在2005年已提前达成。现在郭台铭将目标遥指“两兆”台币(近六百亿美元)。郭台铭退休后,其子女郭守正郭晓玲确定不接班。广达执行长王震华曾公开推崇说,郭台铭是他心目中的成吉思汗。

高层主管照样罚站

身为台湾首富,郭台铭相当低调。郭台铭有个“三不原则”,即不接受采访、不参加公开活动、不任意拍照,每年只在6月份,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上露一次面,为企业媒体上课。郭台铭常说,搞宣传没啥意思,鸿海靠的是苦干、实干、拼命地干。

工作狂

郭台铭自己就是一位工作狂,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以上,自创业以来没有休过3天以上的假。有时即使晚上刚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开会,而且一开就是12个小时,好像永远都不知道疲倦。急脾气的他,可以3天不睡觉把货赶出来,甚至直接冲到生产第一线,卷起袖子,操作机器。

如果遇到客户退货,他除了生气骂人外,更会放下董事长的身份,亲自带着员工上门赔礼道歉。靠着这样的严格要求,郭台铭对鸿海的产品质量相当自信。有一次在演讲会上,为了显示鸿海的手机最好,郭台铭在讲台上连摔3次手机,然后请台下的好友试拨他的电话。

军事化管理

郭台铭实行的是类似军事化的管理,每一个进入公司的基层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为期5天的基本训练,包括稍息立正和整队行进等。对于高层主管,郭台铭的要求更为严格。他随时向他们提问,如果答不上来,骂人的话立刻脱口而出,这些千万富翁们,照样要在会议桌前罚站。郭台铭下达的命令,即使远在地球另一端,相关负责人也要在8小时内做出回应;没有时差的,则必须在15分钟内答复。另一方面,对待表现好的员工,郭台铭也相当慷慨。

勤俭作风

早已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榜上有名的郭台铭,一直恪守“赚大钱不炫耀个人财富”的理念。对于自己,郭台铭却显得有些抠门。郭台铭不穿名牌、不开名车、不注重打扮,走在路上,很难看出他是台湾首富。他的办公桌是由几张会议桌拼凑而成的,桌上除了一堆公文外,只有一个小闹钟和一对镀金的狮子。座椅原本是一把用了十几年的铁椅子,今年在医生的建议下,才换上了新椅子。但郭台铭坚持自掏腰包,不花公司一分钱。有人总结说,鸿海赚钱的秘诀就在一个“省”字。上班时间,公司走廊的灯间隔着亮,午餐时分,用餐者的办公室的灯一律熄灭。会议室的墙基本没什么装饰,地上用的也是最便宜的地毯。

郭台铭 – 慈善事业

2003年,富士康同深圳医院及台湾罗慧夫基金会共同启动了“微笑工程”,为全国各地的兔唇儿童提供手术治疗。

2006年,富士康基金会向中华骨髓库捐赠1亿余元人民币;同年,郭台铭为山西省残疾人事业捐款2000万元,并为太原市兴建农村敬老院捐款2000万元、为太原社会儿童福利院捐款700万元,其时,郭台铭为其家乡山西省的公益事业捐款达2亿元。

2007年,郭台铭又宣布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投入慈善事业,推动富士康2007年度爱心工程。郭台铭表示,退休后会将其1/3的财产捐出来用于慈善事业。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郭台铭闻讯立即开始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在集团员工中发起了‘爱心凝聚’的倡议,为灾区人民捐款。据不完全统计,富士康集团员工捐款3,000 万元,其中台籍员工捐款达1,500多万元。同时,该集团决定捐款3,000万元。郭台铭委托张整魁代表他及集团员工,向罹难的同胞表示深切悼念,向受灾同胞表示亲切慰问,向抗震救灾的人们表示崇高敬意。

郭台铭 – 人物事件

救弟事迹

郭台铭郭家三兄弟:自左至右:郭台铭、郭台强、郭台成。

郭台铭弟弟:郭台成

2007年5月20日因健康原因辞去鸿准董事长职务,由原鸿准副总李翰明接任。自从3年前郭台成罹患血癌,在北京治疗,郭台铭特地买专机来回探视,花钱找骨髓捐赠者,甚至外传连郭台铭女儿郭晓玲所订婚期也是为了帮郭台成冲喜,郭家人为了郭台成,几乎花上百亿新台币,就是希望能救回一命。郭台铭曾在农历年前表示,2006年是鸿海成长的一年,但因郭台成生病,郭台铭花了30%的时间待在北京,七个月内跑了40趟北京。另据台媒了解,郭台铭为了让弟弟安心养病,过完除夕,他连同近10位家族成员一同搭乘专机飞往北京探视,一待将近10天。

郭台成稍早所住的特需病房位于医院八楼,是经过特别改装,管制严格。郭台铭日前也曾到医院探视弟弟,在病房待了一个多小时。

2007年7月4日郭台成在北京道培医院去世,得年四十七岁。临终前郭台铭抱着弟弟,告诉他“放心走吧,你的小孩,你的家人,我都会好好照顾。”

“三分钓鱼岛”

2012年10月,面对钓鱼岛主权争议,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17日突发奇想,建议“东海和平倡议”,由“三三会”担任推动先锋,催生大陆、日本、台湾3方民间组织共同合作,开发钓鱼岛资源,可能的话,在资源共享方面,3方各以3成来 均分钓鱼岛的资源,另1成作保留。

在APEC发表英文演说

2013年10月,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7日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企业领袖高峰会发表专题演说表示,经营企业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和联系,如果跟不上信息,就会失败。其他与谈人包括亚洲航空集团(Air Asia)总裁费南德斯(Tony Fernandes)、沃尔玛亚洲总裁兼首席执行长普赖斯(Scott Price)、德国邮政集团(Deutsche Post AG)执行长艾培尔(Frank Appel)。

主持人介绍郭台铭时表示,鸿海以制造电脑连结器起家,目前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捷克、俄罗斯、墨西哥、匈牙利、荷兰等地都有工厂,员工130万人,例如iPhone、iPad等电子产品,就是由鸿海生产,“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是他们生产的”。

郭台铭全程用英文,强调鸿海不单制造产品,也提供一体化的科技设计。因为鸿海从事ODM(设计代工),因此也是个创新设计公司,现在更已朝向“创新管理”(I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