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 (商界领袖 7)

肖钢 (商界领袖 7)


肖钢(1958.8— ) ,江西吉安人,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中国银行董事长、行长等职。现任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GG 37

1个人简介

肖钢, 男,1958年8月出生于湖南长沙,江西吉安人,硕士学位,1976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1981年本科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2000年并入湖南大学)。从1981年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肖钢自始至终只“行走”于央行这样一个政府机构。
从中国人民银行老行长吕培俭的秘书,到计划统计司,再到政策研究室,直至主管金融监管的央行副行长、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36岁时,肖就成为了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内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2009年赢得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金融家”荣誉, 011年获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银行家”殊荣。
肖钢行事稳健,但并不乏改革创新之举,其思想开放之程度、断事之魄力亦非比寻常。20世纪90年代广东国投事件发生后,肖钢曾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致力于广东省金融业重创后的修复工作,成效显著。
肖钢对银行信息化问题颇感兴趣。2002年,他在第二届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已拥有比较完善的计算机通讯网络,银行主机和服务器处理容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为银行业务数据大集中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计算机系统安全措施的完善和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数据大集中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中国人民银行长期、彻底地对信托公司实施整顿、撤销、合并、重组的工作进程中,肖钢也担当了重要角色。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出台,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修改完善的积极促成者之一,这两部法规使有关部门对信托投资公司的监管更加有法可依。主管货币政策期间,在汽车信贷市场的开放问题上,肖钢一直持加速开放的观点。

2担任职务

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等职。
1996年10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计划资金司司长、货币政策司司长、广东省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局长。
1998年10月开始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2003年3月,就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行长。
2004年8月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13年3月17日 肖钢同志任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
2013年9月,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GG 36

3个人履历

1981年本科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2000年并入湖南大学);
199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
1989.10——1994.02,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94.02——1995.07,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
1995.07——1996.10,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司长;
1996.10——1998.10,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1998.10——2003.0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长期分管信托业务、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2003.03——2004.08,中国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行长兼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党委书记(2003.06—2004.12兼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
2004.08——,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党委书记。
2012年11月14日,当选为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2013年3月17日,肖钢同志任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
[9]肖钢长期在中国人民银行从事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工作,年富力强,处事果断,作风朴实,熟悉宏观经济和金融业务,善于创新和研究问题,拥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银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努力开创着中国银行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4资本神话

股份制改革以来历经坎坷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行),终于走到了上市的关键时刻。尽管它的掌舵者——董事长肖钢2012年5月18日“愉快和轻松” 地宣称“中行上市天时地利人和”,业界与投资人士仍然认为,中行IPO创造了内地国有控股银行在香港的一个新的“资本神话”。
有人戏称,中行多达25万本的招股说明书叠起来有19幢香港中银大厦那么高。中行董事长肖钢带领全球路演队伍已超过了建行董事长郭树清2011年创下的纪录。
尽管谁也没有捅破,但中行和建行间却不可否认地一直在暗地里你争我夺,这种竞争关系在两家银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之后变得更加激烈。实际上,在建设银行确定年内上市目标之后,中国银行也通过提速内部改革来加快冲刺IPO,掌控这一步骤的正是2003年低调地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位置上调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兼行长的肖钢。
在那之前肖钢已经在央行工作了20余年,36岁时,肖钢就成了央行系统内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可以说,在2003年底开始的股改中,直到7月中旬,早早选定上市顾问的建行仍是一路领先,一度被人们认定为“那个幸运的占得先机者”。但是这一切,随着中银8月26日的率先挂牌,重新洗牌。一般而言,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成立只是股改完成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最终上市,还须通过上市辅导期、证监会审核等多道关卡。中银怎么能够抢先几步,从国际基金经理手中分得头杯羹?
肖钢上任之初,业界并没有把他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密切地联系起来,而只是揣测,银监会分立后,央行新行长周小川必定会在货币政策方面大展宏图。
然而就在肖钢低调上任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央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乃至中行本身都出现了重大人事调整,国有商业银行最大强度的一次改革轰轰烈烈地启动了。作为中国最具国际特色的商业银行和亚洲历史颇为悠久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肩负着特殊使命,遭遇难得的历史机遇。回头来看,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方向和中行成立股份公司的前一年,肖钢调任中行行长分明做了这次重大改革的先遣兵。
对于这次被专家们称为背水一战的改革,肖钢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多年,但这次股份制改革是一次全新的实践、一场深刻的变革。无论是在产权制度上、公司治理结构上,还是在内部机制上,都将产生重大的、实质性的变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
泥潭与贱卖之争
2004年夏天,伴随中行股份公司的诞生,各界的质疑声不绝于耳。这些早期的质疑主要源自2003年底中行和建行同时获得225亿美元的注资。
外界之所以担心225亿美元注资难见改革效果,是鉴于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对四大银行补充资本金,当它们的资本充足率基本达到8%之后,有些银行出于增大分母、稀释不良贷款比率的动机狂发贷款,导致资本充足率又很快下降。
随后的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给信达等4家资产管理公司,这在当时被称为 “最后的晚餐”。余悸犹存,中行分到的225亿美元折合1863.9亿元人民币成为新挂牌股份公司的全部注册资本,中行吃掉了五年前的所有,却没有受到任何责罚,那么谁又能保证同样的一幕不会重演呢?
对此,肖钢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就是“以资本充足率的管理来制约资产业务的发展;实行不良贷款的实际拨备制;新增公司贷款原则上从二级分行的授权集中审批上收到省分行和总行两级来集中评审”。由于银监会对上市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方面均有要求,中行2年后的上市证明肖钢还算落实了自己的想法。
但中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却一波三折、疑云不断,一直拖到股份公司成立一年后,首家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才浮出水面,其后的3家又在几个月后才得以曝光。紧接着,由建行出售给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份价格低于公开发行价引发的国有银行“贱卖”论也波及到中行。事实上,中行卖给战略投资者的股份价格也只有1.1港元左右,与最终的发行价相差倍余。
肖钢并不认为这是“贱卖”,在他看来,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发行上市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两个环节,两种情况很难直接比较。考虑战略投资者所带来的无形资产价值,一般其认购价格都要低于上市股价。言外之意,如果没有境外战略投资者,国有银行上市才会被“贱卖”。
GG 35

5铁幕股改

上市前的国有银行年报常以半张纸示人,半张纸就可以概括银行一年来的经营活动。因此有专家戏说,国有银行上市前不是“黑幕”就是“铁幕”公司。
而银行上市之后必须要按照年报、半年报和重大事项披露要求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银行上市使其从铁幕公司变成了有限的公众公司,公司治理会有不小变化。
然而,深层次的问题仍然相当棘手。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表示,国有银行从国有独资到国有控股,进步是有限的。国有企业根本问题是产权改革问题,在初期培育市场竞争可以改善国有企业的状况,但不可持续。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只有在多元化的产权分立之后才有意义。国有控股以后,股权是不是再继续改革值得考虑。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指出,表面上,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02年的28%降至2004年末的13.2%,但内地银行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却大为增加。研究表明,由于早几年四大国有银行信贷迅速增长,特别是中长期贷款迅速增长,不仅导致银行贷款期限错配及结构错配的巨大风险,而且这些贷款的不良率将在2008年前后逐渐地显露出来。

6整顿家风

中行内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肖钢费心。一位证券分析人士向本报指出,看看在港上市的主要银行的高管履历就会明白投资者在怀疑什么。
人们已对中行牵涉的大案耳熟能详:原董事长王雪冰受贿100万元人民币,协助若干公司贷款;原副董事长刘金宝伪造会计记录侵吞1400万元人民币;2001年至2004年期间,原河松街支行行长将部分客户存款账户中约9.39亿元人民币转移;2003年3月至 2005年12月期间,四马路支行前任行长与员工合谋,诈取银行汇票4.3亿元人民币等;此外,该行因员工操作风险发生的案件由2003年的34宗直线上升至2005年的75宗,涉案金额也由2003年的2900万元上升至2005年的11.76亿元。
肖钢的拍档在国有银行里已属上好,副董事长、行长李礼辉曾在商业银行工作20年;监事长刘自强也在央行和多家商业银行工作过。但这些”国”字背景的银行经验,在投资者眼里只能是“有这种条件比没有这种条件会好一些”。 此前由于“内部管理问题”,坊间对中行上市质疑不断。上市已定,肖钢也将面对内部快速的改革节奏和更大的压力。

7辞职中行

中国银行2013年3月18日发布《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长辞任的公告》称,“根据国家金融工作需要,肖钢先生已向本行董事会提出辞呈,请求辞去本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及委员的职务。”公告称,该辞任自2013年3月17日起生效。

8中行事记

2003年3月肖钢上任中行行长兼董事长
2003年12月政府注资225亿美元
2004年8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5年8月引进首家海外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随后确认另3家战略投资者淡马锡、瑞银和亚洲开发银行
2006年5月正式招股
2006年6月1日正式发行H股
2006年7月5日正式发行A股
2013年3月17日肖钢辞去本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及委员的职务。

9他人评价

“肖钢在到中国银行担任行长之前,在中国人民银行当副行长,分管信托业也有4、5年了,作风一贯稳重、谨慎。”一位信托界专家3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业内人士认为,肖钢在人行分管信托监管时,严格整顿信托业,为信托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GG 34

10五四寄语

2013年5月3日肖钢发表五四寄语: 值此“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谨代表会党委向证券期货监管系统广大青年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梦,每一位证券期货监管者都应做“中国梦”的践行者。资本市场二十余年发展由小及大,正加快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我国资本市场充满活力,青年人应当成为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为“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当代青年传承梦想,投身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事业,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做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自觉实践者、勇于探索者和合格工作者。要对资本市场二十余年的历史勤于思考,对资本市场的规律勤于学习,对资本市场的未来充满憧憬。要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勤勉奋发的精神,努力展示资本市场年轻人的风采。
关注关心关爱青年,支持青年成长成才,这是各级党团组织的责任和义务。系统各级党委要以长远的眼光、真挚的情感,关心青年成长、培养青年成才、助力青年成功。要善于与青年人交朋友,倾听青年心声,把握青年动态,汇集青年智慧,把青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好发挥好,努力营造与青年交流互动、共勉齐进的组织文化氛围。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当好党的参谋助手,以多种活动形式提升各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青年朋友们,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春天里,在“中国梦”春潮汇涌的新时代,希望大家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振奋精神,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祝青年朋友们节日快乐!

11人物轶事

用庞氏骗局警示理财产品风险
今年3月25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对每个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该通知发布次日,多家中小银行股价跌停。
此前,销售理财产品的所得资金,被银行放在一个资金池里。某些银行通过发新偿旧的操作手法,偿还到期产品的收益,掩盖了一些理财产品的风险。中小银行因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所以规则变动后股价受影响最大。
我们无从知晓银监会新规的出台背景。但可以肯定的是,肖钢在此新规出台半年前,已经呼吁警惕理财产品击鼓传花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他们的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肖钢在《中国日报》发表英文署名文章这样分析。文章的刊发时间是2012年10月,那时,肖钢任中国银行董事长。他撰文指出:“中国的影子银行部门已经成为未来几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来源。”肖钢解释,影子银行在境内通常表现为理财产品、地下金融等。
虽为一家银行的董事长,但肖钢的视野却在整个金融系统。
用庞氏骗局警示理财产品风险,也表明肖钢对违法骗局的不容忍以及治理骗局的法治思维。
推动中行建立法人治理架构
2006年6月和7月,中国银行率先在香港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A+H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成功实现了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并为其他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国家注资、处置不良资产、设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择机上市等行之有效的途径。
这次成功探索,正是在肖钢担任中国银行董事长期间完成的。“肖钢作为董事长,只在公司董事会重大决策事项上表态,日常管理工作由别人做。这反映出中国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很好。”中国银行总行法律与合规部的费东亮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中国银行聘请了国际专才但任独立董事,决策很专业,也比较规范和透明。日常行政、业务、财务管理工作由管理层决策,具体事情是行长组织实施的。
肖钢在中国银行期间,大力推进了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他在《扎实推进国际一流银行建设》一文中指出,经过改革,中国银行打破“官本位”,已建立起多元化的职位体系,拓宽各类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打破“终身制”,建立竞争性的聘用制度和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打破“大锅饭”,以岗位价值为核心,建立起市场化的薪酬体系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重视完善立法和有效监管
肖钢建议我国抓紧起草《金融控股公司法》,由市场主体在法律的指引下自主选择综合经营之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系,避免监管缺位,切实防范风险。
肖钢的立法经历不止一次。1998年10月至2003年3月,肖钢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长期分管信托业务,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我国为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允许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汽车消费贷款业务。
据知情人向记者披露,肖钢在汽车信贷市场开放问题上,一直持加速开放的观点。在其主持的并由各商业银行参加的《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讨论会议上,他再三强调:汽车贷款期限要长一些,利率可适当下浮,车型也可放宽一点等等。
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
毕业于原湖南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肖钢,对法学有着深刻的认知,这与他研究生攻读法律专业不无关系。1996年,正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肖钢,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法律,并完成近三万字的法学硕士论文——《论短期资本的跨国流动与国家管制》,师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教授林毓辉。今年3月17日履新当日,肖钢曾公开表示“市场需要政策的连续性”。了解他的人说,肖钢话少,为人也低调。此简短表态,足以让人们坚信,他一定会不断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
GG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