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遇到的四大瓶颈; 美国梦; 留学美国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遇到的四大瓶颈; 美国梦; 留学美国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遇到的四大瓶颈

 

0

近年来,随着中国留学生数量剧增,国际社会对中国学生“留学梦”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不少知名外媒,诸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也纷纷以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生活为主题,进行报道与评论。而知名智能海外大学申请平台myOffer学无国界也将发起“6.6留学日”,号召大家来关注留学生问题,并支持留学生。

一、留学中介不靠谱,导致申请效果不理想:

在《泰晤士报》的采访中,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录取和招生主任David Conard谈到他的亲身经历。在同一家中介提交的申请材料里,“5份成绩单中,有3份的分数全都一模一样”,但这些学生却来自几个相距甚远的城市。

myOffer学无国界的留学导师Heidi表示,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中国学生家庭往往带有很高的期望值,认为孩子把申请文书做得“漂亮”,就能进入更好的学校,却忽略了未来需要面对的语言和文化挑战。Heidi提醒学生家长,应理性地看担待申请文书,并在其中做出衡量和选择。

二、虽身处海外,但外语水平让人捉急

几年前,一位来自俄亥俄大学的美国女生黛西·霍尔多夫拍下了一组名为“Not Here or There”的照片,反映了她身边中国留学生的众生相,改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与反响。黛西后来撰文写道:

“入学两年,A(化名)仍然是英语强化班的全日制学生,还没上过一次工程学的课。现在托福是唯一一个横亘在他与工程学之间的障碍。今年五月,他将第六次参加托福考试。‘同样的东西你学了一遍又一遍. 我看不到希望, 看不到尽头。’据强化班教授Christina Jones说,因为无力考入下一级课程,有些学生在进入正式专业学习之前,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学英语。”

语言班“间隔”了留学生与梦想中的国外大学生活,使这一群体承受着来自精神、学业和家庭方面的巨大压力。《纽约时报》称,某州立大学的语言班里约有5%的学生没能撑到念大一课程就退学,其中一些学生仅仅因为丧气而打道回府。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第一关,如果连这一关都无法闯过,那么很难想象这些留学生在今后如何融入海外的求学生活。这也导致中国留学生普遍喜欢呆在自己的华人小圈子里,这让语言能力无法得到深入的锻炼,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仍然徘徊在华人小圈子

“凌晨两点,3层的聚会厅里,4位18岁的住户在打麻将;另一间屋里,一群好友在用电饭锅煮面条。这就是几乎无法渗透、铁板一块的中国人圈子。” 黛西所记录的“中国城”——留学生宿舍已然成为中国留学生的“堡垒”。该大学留学生与教工服务助理负责人Kyle McKenzie说, 宿舍是为帮助留学生缓冲、融入新环境的,“那是原本设想的情况,但实际上进展得没那么顺利。”

某海外大学英语语言学院主任曾为中国留学生难以融入美国学术生活感到担忧,在课余生活中,“大部分中国学生更愿意与他们祖国的人在一起,而不愿意接受美国室友,他们也很少参与学院举办的活动。”

学无国界的留学导师Heidi表示:“出国留学提供两大方面的资源:社交体验,零距离接触当地的居民和生活;教育体验,国外老师提供全新的教学思路和理念。”对于中国留学生“死守”自己人圈子的现象,她谈道,留学生在国外都会不自觉地与自己国家的同学亲近,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调整自己来适应全新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而学无国界希望通过“6.6留学日”这样的活动,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生活。

四、面对差异,难以进行跨文化交流

黛西·霍尔多夫在文章中写道:“C(化名)很少在课堂上发言,只是安静地坐在那做自己的事。一个同学用中文问她:‘乐器用英语怎么说?’‘Instrument?’她回答。C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她的自我怀疑让她迟疑不决。”

myOffer学无国界在采访中谈到,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学生往往性格内向、不善于主动表达自己,导致课堂学习参与度较低。这一问题引起了很多海外院校的重视和探讨,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就是应对办法之一。现在一些大学的教授们就降低了课堂参与程度在评分中所占的比重,以免给留学生的成绩拖后腿,以往每学期2至3次的演示报告也减少到1次。

除了教学方式上的调整,更重要还是留学生自身心态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也需要外界进行引导与帮助。因此,学无国界将在6月6日发起“6.6留学日”,不仅推出留学生6大服务礼包,更是聚焦在留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海外发展,通过心理辅导与权益保护机制,帮助他们迅速融入海外的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