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養院說中文 肯定爆滿」(转)

「療養院說中文 肯定爆滿」(转)


154

 

「紐約如果有一所從上到下都說中文的療養院,肯定爆滿」,對於亞裔老人因文化、語言隔閡不願進療養院,進而衍生社會問題,多位不願具名的受訪者14日指 出,紐約的老人療養院執照被特定族群壟斷是重要因素。民選官員應為亞裔爭取獲得執照的機會,政府核發執照時也應考慮社區的不同需求。

對於 亞裔老人的高自殺率,位於紐約皇后區法拉盛的華策會福壽老人中心主任王能分析,許多老人因在美子女報喜不報憂,來美後發現美國不是「天堂」,又與子女孫輩 共處狹小空間,摩擦機會大增,長期累積不滿容易尋短。對於身有病痛的老人,居家看護、探訪護士僅能解決部分問題,老人日間活動中心也只是社交平台,都無法 取代子女的噓寒問暖。

曾於老人療養中心任職,王能發現當父母失去自理能力,亞裔選擇辭工照顧父母的比例,約只有西方人的三分之一。新移民 因經濟基礎不穩,又有子女學費、房貸等考量,許多人只能送父母進療養院。但療養院因亞裔比例不高,加上人事因素,聘用雙語人員的意願偏低,導致有心到老人 院工作的雙語護士、看護,也不得其門而入。近年雖有增聘雙語人員趨勢,但遠不及亞裔老人成長的速度。感覺有隔閡、孤獨,老人自然不願意去。

經濟情況較好的老人會計算,在紐約就算是兩人一房的療養院,每個月至少也要2000多元,單人房則以4000元起跳。但相似樣的價錢在中國、台灣的老人院,可以得到更妥善的照顧,而且沒有語言、飲食問題,因此返鄉養老也是新趨勢。

即 將出任角聲老人中心院長的前紐約州眾議員楊愛倫回憶,紐約曾發生70多歲華裔老婦因患癌跳樓,加州近日又有華裔老人因家庭糾紛先殺媳婦再自殺。她認為十多 年來亞裔老人尋短事件有增無減,是政府對亞裔老人受虐、醫療、照顧等需求研究經費不足所致。老人也不應迴避看心理醫生,或有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

經 常往返紐約、加州照顧母親的楊愛倫指出,亞裔老人療養院缺乏的現象不只發生於紐約,南加州僅在蒙特利公園有一所,當地亞裔老人排隊等待空床位已司空見慣。 她參觀過許多療養院,常聽說看護人員對少數族裔差別待遇,比如洗澡時間長短不同,還常因失智老人無故跌倒引來家人投訴,都凸顯亞裔老人療養院是社區的迫切 需求。

對紐約時報報導指,在紐約的猶太裔寡占療養院執照之說,紐約州眾議員金兌錫並不同意,解釋猶太裔社區關注老人安養現象的歷史較早, 累積了大量經驗。過去曾有亞裔非營利組織有意申請,但最後只能選擇與猶太裔業者合作,依附其名下。但猶太裔經營的療養院已意識到亞裔市場,正改變經營方 向。

他認為這對亞裔不公平,但政府並無偏袒特定族裔。他認為州府目前核發執照的規定的確太嚴,每年有特定數額,且程序上至少要等兩年。他也瞭解包含西語裔及華韓裔社區對此的迫切需求,將盡力建議州府放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