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人工智能生态时局之阿里巴巴

BAT人工智能生态时局之阿里巴巴


        众所周知,马云不喜欢“人工智能”这个说法,偏好机器智能。说辞的变化不影响本质。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涌向AI的浪潮中,阿里也在2017年推出“NASA计划”和承载它的实体组织:达摩院。达摩院的研究领域可谓广撒网,涉及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自然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可以看出,AI在其中占据了半壁江山。达摩院的主要任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建实验室招揽人才,和高校建立合作。

实际上,阿里AI研究起步的远远早于达摩院,这家公司大部分AI基础研究成果,出自2014年成立的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也就是iDST。比如最近机器阅读理解方面取得突破的阿里团队,就来自iDST。当然阿里内部体系众多,展开AI研究的部门也不少。例如在“双十一”期间,商品推荐、客服、海报宣传、运营维护等方面均有AI技术的加持。蚂蚁金服也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中,把AI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亮点。另外,不喜欢“人工智能”这个词的阿里,还有一个以之为名的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s,它不止是一个研究机构,还承担着基于AI技术打造平台、推出产品的职责。目前,他们除了天猫精灵智能音箱和搭载的AliGenie操作系统、AliGenie语音开放平台之外,还推出了AR开放平台和AR内容平台。

从2017年末开始,自动驾驶也成为了A.I. Labs发力的领域之一。和自带产品开发职责的A.I. Labs不同,iDST的研究成果走进现实世界,依靠的是他们打造的一个个“大脑”。这两年来,阿里云相继推出了ET城市大脑、ET医疗大脑、ET工业大脑、ET环境大脑、ET航空大脑,将AI能力与大数据和云计算结合起来,在各个垂直市场跑马圈地。

阿里最近,在努力将这些大脑们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平台:阿里云ET大脑。2017年最后一场云栖大会上,ET大脑正式发布,所布局的领域也不再限于原本的城市管理、医疗、工业、环保、航空,同样走上了“广撒网”之路。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