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政策解读; 养老地产; 中国商业地产

养老产业政策解读; 养老地产; 中国商业地产


养老产业政策解读

 

u=639979328,2075794455&fm=21&gp=0

2016年4月23-25日,第三届全国养老住区创新模式大会在北京九华山庄贵宾楼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事养老产业的企业家及高管、多家政府机构、20多家金融机构、以及60多位全经联养老住区委员会、全经联健康产业委员会、全经联物业管理委员会的代表共400余人出席了大会。大会以“平台+智库+资本”的模式,推动养老产业的创新发展。4月23日上午, 陈宏先生做题为“养老产业政策解读”的演讲。

陈宏全经联养老住区委员会主任、友松国际老年产业集团总裁

大家上午好!刚才前面两位领导和专家分别关于在养老产业和养老发展方面做了深刻的阐述,在演讲之前,谈两点个人的感受。

第一,在全经联这个平台上,所有我们邀请来的演讲嘉宾都是在这个领域亲自做过的,比如说聂会长,虽然说她是政府官员,但是2009年我跟她认识的时候,就带着她来考察北京的养老院,走到今天她一定要亲自做一个,尝试一个才能够有发言权,才能够给在座的企业家们一个很好的意见。

第二,乌老师在老年大学,在具体的老年社区亲自操盘过,2011年她就在一个项目上操盘,所以她能讲出很多深刻的东西,来源于她们从实践中找到她们自己对这个行业的认识。今天在座的很多企业家们,如果你们要想在养老产业里面走的很远,相信一定是对这个领域有深刻的认识,有亲自的实践。

第三届养老住区创新模式大会来了很多新朋友,或者是进入这个领域不久的朋友。对于国家在养老政策领域方面,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也能够有更深刻的实践。

对于中国养老,在行业相关方面有几个意见。第一,中国老龄委在2016年1月26号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底老人数据是2.22亿;第二,目前从2015年起跟2014年对比,老年人增长的数量是1000万,预计从2015年到2018年每年将以1000万,2018年到2022年预计要1300万。刚才乌老师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国家的大数据跟你是不是有直接关系?我们一会儿再看。

目前有两个重要的时代即将步入老龄,1953—1957年的老人是我们正在服务的;1962—1973年出生的第二代也是中国最大的婴儿潮也即将步入老年。目前在做的中国老人的相关产业,从目前老人的表现力来看,一个是孤独感,最主要的表现为24.78%的老人对市场的感受;第二个是期望儿女回家的老人大概有70%;第三个对于表示心理安慰的农村老人有30%;第四个是城镇缺乏心理慰藉的老人是60%。这样一个调查表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做医养结合,为什么要做社区养老,为什么要做居家养老,为什么要做一个非盈利性养老,或者是盈利性养老?这些将决定你在这里领域当中,为了什么而进入。

目前全国的养老机构在2015年底是4万家,4万家机构相应的床位数是669.8万张,这个数据并不代表今天您关了,或者您又进入了,跟您有很大的直接的关系。在五年前国家对养老床位数考察是政府政绩一个最主要的指标,今天依然如此。但是这个床位的指标对于您来讲,应该要怎么做?

目前空置率要达到48%,里面有两个数据:一个是机构的空置率占整个养老机构的62%。这个数据非常大。第二个是目前真正能够做到运营持平的只有48.1%,亏损的达到32.5%,盈余的19.4%。您进入这个领域,自己的盈亏是什么状况,要了解这样一个基本数据。对于全国养老,在整个收费区间做了全国的均位数,我们把3000—1万的2129家定义为中端,把1万块钱收费标准以上定位为高端,当然现在是哑铃形,5%的机构作为高端,收费在1万块钱以上,15%是作为低端,收费标准是3000块钱以下,全国城市表现不一样,个别城市大概在1000多块钱。

退休老人的数据非常关键,养老机构不了解,只单单看中国的老人数是不对的,而是要看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区域,退休员工所领的薪酬薪金能达到多少。目前全国平均水平是2061元,其次是作为机构管理人员的薪酬达到了2693元。记得2009年我考察北京第一个项目是澳大利亚的项目,应该说非常好,项目的理念、项目的硬件设计、项目的环境当时在全国居于领先,但是工资水平只有3500块钱,一个经理不过6000块钱,2009年在这样的水准下,60名员工不到半年就流失了21位,这就是一个市场,很残酷。目前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收费标准达到3000,二线城市达到了2000,不含失能老人,如果失能、半失能要加50%、100%,这是最基本的。比如说北京,作为医养结合的被民政部挂牌的收费标准从7900多到1.3万多,这样的收费只能在北京支撑。

养老产业能达到22万亿,您的上下游产业将会做什么呢?中国这几年到底出台了哪些重要的养老政策?对于进入养老相关领域是一定要学习和解读的。从2010—2015年出了30多份养老政策,但是重要的政策有以下几个。

2010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经济会议,决定中国养老开始加快步伐;2013年有两个文件出台,定义为中国养老元年;2016年国务院经济会议以后,把2016年的养老工作定义为中国养老的发展年。在这样的状态下,重要的有几个。第一,大家看到医养结合,从医疗方面是一个重要的政策;第二,从最近李克强的讲话,关于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这是2016年以及今后几年当中国务院重点推动的领域。目前委托老龄委、民政部、发改委等相关11部委来重点推动。

我们作为计生委最主要的是关于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的许可办理,如何进入社区,如何实施有关的社区医疗?这是一个重要的文件。另外一个重要的文件是,关于我们解读在这个文件下应该如何办理有关机构的设立,特别是在医疗方面的诊所、医务室、护理站,国家给了明确的政策,这个政策希望大家解读,好好学习它。

除此之外,从战略上看,国家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有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个指标说明了几点。第一,中国把有关公民的健康作为第一要素,养老为什么特别强调医疗,实际上医养结合最主要的是养最主要的是健康,这个概念大家不要搞混,不要把养老当成医院,当成经营三甲医院的运营,一定会有误导。第二,我们在2015年,特别是从2014年国家出台了PPP,2016年1月份国家重点对PPP模式做了解读,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做养老,在相应的三线城市和二线半城市,政府强力推动PPP模式,在座的企业家如果在这方面有这样的资源,有政府对接,希望你走这个模式,这个模式会解决你四个问题:一是会解决土地政策落实问题;二是会解决融资问题;三是会解决你的物业持有问题;四是会解决你的回购问题。所以,PPP是我们2016年中央政府提出的一个养老的新的创新,其实它在基础设施里面,PPP是2013年正式在全国提出来的。

我们面临的问题,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四:一是土地;二是融资;三是连锁;四是风险。大家知道,土地2015年全国颁布了土地法叫养老用地,北京率先在2015年的8月摘了一块地,但是全国各省市关于围绕养老用地的细则,目前正在陆续出台,2016年底有望在全国一线城市重点落地,所以做养老,就叫养老用地可以金融贷款,也可以融资。对于金融市场来讲,看好养老也是从2013年以后,大肆的金融进入,尤其是险资,有些是境外的养老基金,包括2014年公布的社保都可以进入融资领域渠道。连锁如何做到复制,做到全国,这是2015年全国重点推动的行业和有关的政策信号。养老有风险,风险主要是商业模式风险、服务内容风险、医疗相关风险、科技信息化,安全方面的风险,这几个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提示大家注意。

目前我们落实过程当中,主要是政策协调、政策协调的落实做的不够,落实还有很大的难度。现在传统的养老行业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希望大家创新;另外医养结合方面如何解决康复的问题;其次在有关纳入医保问题也非常重要。大家知道,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政策就是蓝本对接,目前的很多医养结合有一个瓶颈就是不能够使入住的老人的医疗报销可以在你这里面解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2016年中央及民政部和国家相关的政府部门对这个问题给了一个明确的建议,请社区医院打通这个绿色通道,所以如果各位进入养老产业,建议你们与社区相关的医院进行对接。

设计相关的方面理念还有欠缺。全经联平台的周老师做了很多适宜中国养老的设计,至今中国在养老相关还只注重外观的设计,而不注重软装,相关方面也提醒您一定要注意。

我们的服务理念重点解决的是中国老人购买养老服务的事情,这个理念没有打通,包括了诸多因素和文化,包括地域文化,也包括老人自身家庭文化的影响等等。

整个建设的落后,除了乌老师讲的人才问题以外,另外流动性也不够。特别是服务人员的观念有很大问题,家长的观念是认为孩子做这个行业低人一等,不容易成家立业;另外很多年轻人也认为这个行业低人一等,所以这个市场还有理念的不确定性,希望大家在人才方面找取更好的解决方案。

现在全国的空置里很高,全经联平台上大概有80家养老机构,但是目前的空置率也很高,大概在53%,这样的高指标,我们的机构平台都呈现出了这样的状况,说明行业的经营还有待不断地改良和提升。

有效需求方面,国家在政策方面倾向于非营利性机构,另一方面机构养老投资享受不到国家政策的补贴。所以造成高端有人做,低端政府做,中间没人做,中间需求的床位,两边一方面控制,另一方面中间没有床位,这就是市场的怪圈。市场上的相关单位,目前的支付能力很低,中国目前的养老结余只有3.4万亿,按照世界的水平,我们差距很大,目前的替代率只有45%。目前按照34个国家有关OECD组织,衡量出来的平均数据是70—80%,这就决定了中国养老在相关发展上有瓶颈,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公平竞争方面,我们希望解决两头重的问题。目前在座的机构和非在座的机构有一个怪现象,比如说有些机构注册了非盈利性机构,但是集团又成立了盈利性的运营管理部门,非盈利性子公司向母公司购买服务,一方面享受了国家非盈利性所有的补贴,另一方面还可以把利润进行重新再分配。这种现象在市场上非常普遍,是不是大家不懂得这个政策有问题呢?不是。是政策逼的,是环境逼的,不这么做盈利就呈现不出来,就没有现金流,帐面收入就不好看,投资收益就回不来。所以,在这样的市场状况下,希望在座的企业家有所思考。

对策建议方面应该怎么做?

一是希望建立评估标准。

二是对于眼下土地经营人才的相关优化流程请当地政府和企业家不断地沟通,使它能够打通,这个相关方是很重要的,是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目前的医养结合相关方面一定要解决的是健康,而不是治疗。举个例子,燕郊的燕达2009年建立的时候,当时这个项目走了很艰难的过程,原因就是整个医疗打不通,当时请301退休院长过去,带了几十名的医生和护理,但是没有半年走掉70%,大家要明白一个基本的观念,医生是要名份的,你是301,还是协和医院,说对不起我在平谷、怀柔、香河,对不起医生的价值就会慢慢降低。所以医养结合方面,很多专家不愿意去这样的机构,你必须有解决的方法,既让医生愿去,又把资源给你带过去。

中国养老前景我们给出了一些概念:

1.目前从全国的养老市场看,经过420家养老的投资建设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300张床位是最经济实用的,是投资收益回报最好的。

2.市场竞争力相关方面,我们更提倡小型化、连锁化,对投资回收更加有益。

3.规模经济,最主要的是在服务内容方面形成规模效益。

4.在社区化的发展上,依托于养老机构的互动。

5.未来发展趋势上,感觉到小型化、连锁化、专业化、社区化是我们的未来。

对于医养结合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要体现的是亲情和人性。在这些方面,希望做好养老,还是推崇以亲情、人性作为第一要素,因为在中国养老,服务是第一位的。希望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们,能够在养老的路上走好。